印石文化神游 么志男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名家百科

 

Artist Encyclopedia

 

 

 

 
 

  玺印是我国丰富的历史文物中的一个门类,它没有青铜器的雄奇诡异,没有陶瓷器的玲珑多姿,没有金银宝玉的雍容华贵,也没有书法绘画的飞扬神采,但是在玺印的方寸之中,却气象万千,自有一番天地。
  中国古代印章有实用印章和艺术印章两个系列。时至今日,我们在许多场合需要信用凭证时,依然还在使用印章。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这类实用印章含有多方面的史料信息和艺术内涵。如历代官制、地理、印刷、文字史料以及篆刻艺术的传承,流派和表现技法等,具有补史、纠史、证史的功能。
  让我们走进小玺印中的大天地,做一次神游吧。

 

                 玺印文化探源
一、印章的传说
  印章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印章是在什么时候,怎样情况下产生的,几千年来谁也没有说清楚,这始终是个谜,而人们又总想解开这个谜。于是从早先富有神奇色彩的传说,到近代具有科学精神的探讨,演义出一个漫长的认知过程。
  关于印章的起源问题,能见到文字记载当属汉代的《春秋运斗枢》和《春秋合诚图》中。《春秋运斗枢》中说:“黄帝时,黄龙负图,中有玺者,文曰,天王符玺”。《春秋合诚图》则更说得绘声绘色:“尧坐舟中与太尉舜临观,凤凰负图授尧,图以赤玉为匣,长三尺八寸,厚三寸,黄玉捡,白玉绳,封两端,其章约:“天赤帝符玺”。
  上面的两种说法,把印章起源归结于神灵创造与赐予了。现在看是十分幼稚可笑和荒谬的,但在古代,由于社会和文明发展在初级阶段,对于许多问题都不可能做出科学的解释,类似这种把艺术看成种灵创造的观点十分流行。如《山海经》中夏启乘飞龙上天盗取仙乐的故事:夏禹之子夏启,是一个神通广大半人半仙的英雄人物,他曾三次乘龙上天,到天帝那里做客,并偷偷把天乐《九辨》和九歌记下来,带到人间,后改编成《九韶》在大穆之野演奏,从此人间就有了美妙的音乐。其它关于绘画、文字、舞蹈等起源也都有类似传说。与上述汉代谈到印章起源的看法,如出一辙,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
  另一种专家说法,印章起源于殷墟甲骨的契书和青铜铸造的铭文,这些比较现实。把印甲骨文、青铜铭文刻制联系加以分析,不无道理,因为三者关系密切,从材料、制作、篆刻一直到书法艺术的表现,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说,没有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就没有印章。但这仅表明它们之间的联系,却没有阐明作为一种独立形式出现的印章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此外,还有诸如印章起源于“徽识图腾”、“宗教”、“生殖崇拜”和“劳动工具”等诸说,它们都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

那么,印章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二、古印源流
  古玺印是古人用以昭明信用的凭证。刘熙《释名》说“印者,信也。”同时,也是国家行政机构行使职权的象征与工具。
  古玺印起源于何时,历来就是专家们争论的焦点。现代文献记载玺印的起源非常早。《后汉书.祭祀志下》说:“尝闻儒言,三皇无文,结绳以治,自五帝邕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验奸萌。”(重述《春秋运斗枢》故事)说皇帝或三王代已出现玺印,自然令人难以置信,然而透过此种神话,认为中国的玺印起源可能很早,是有一定道理的。
  玺印的出现与其它器物一样,是有技术前提的。有学者提出,中国古代玺印的发明与印文陶有关,类似印的器物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陶器上的纹饰,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拍打,另一种是压印。压印的花纹,是用土烧成的陶印模或石雕的石印模(上面雕出花纹)戳打在陶器坯上显示出来的。雕花纹的印模再进一步发展,便是雕字印模,即成为后来印章的先河。这种陶,石质的印模在中国南方时有发现。如在福建长汀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一次就发现陶印18个。据调整查报告说:“陶印18个,都是方形扁块如小砖块状,残缺各一半。花纹有一面的,也有两面以上的,都曾经烧过。上面的花纹和陶片的纹饰相同。”类似的陶印,在云南元谋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出过几件,面饰方格纹。云南宾川也出土过一件,器型不规则,面饰方格纹,与同地所出的陶器纹饰相同。另外,大溪文化的陶器纹饰的主要特点是戳印纹,器表纹饰系用圆形、半圆、新月、三角、长方、方形等工字形各种陶、石质小印深深的捺印而成。近年发现中,值得注意的是,河南永城造律台和江苏徐州高皇庙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带有鼻钮的陶印模,从其形状看,与后来的玺印形制和使用方法很相似。它与一般用于拍打陶器纹线的陶拍在形制和用法上尚有微小的不同,但这微小的不同却使它有可能直接演绎为后来具有示信功能的印章。
也有记载称玺印产生于夏周时期。尽管有《逸周书》和《后汉书》中也有此记载,但此均为后人追述前事,且事隔久远,不能作为信史,况且至今尚未发现在夏代已具有形、音、义完全意义的文字,因此,说玺印起源于夏商时期也不足以为凭。
  20世纪30年代,古董收藏家黄浚在《邺中片语》中收录了3枚传为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铜玺。这三枚古玺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对它们的认识,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这三件铜玺形状相似,均为扁木板状、正方形印石,当为同时之物,其中一枚玺文为“亚.示”,一枚玺文为“翼子”,一枚有十字界格,中有回曲形文字,其铭文也见于商代铜器,因此,证明商代晚期已经有玺印了。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三枚铜玺出土地点不明,来历不清,可能是伪作,考古发掘数十年来数以千百计的商周墓葬,从未出现过玺印,即使这三枚铜件是真品,也不是什么“玺印”,可能是某种器物上的附属装饰,将它们说为商周古玺缺乏证据,若据此理论玺印起源,恐怕不当。
  从古代文献资料及考古材料两方面结合起来观察,我国古玺起源于春秋时期,到战国已普遍使用。这是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
  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一书中也有关于用玺的记载:“贷赂用玺节”,(注:玺节者,今之印章也)当时因为经济的发展,在商业往来中使用玺印作为凭证、信物。
  玺印的产生是在经济发展、政治、军事等多种作用下的必然。

2、名称沿革
  玺印自产生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江山易改,朝代更迭,玺印的名称也经过了许多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玺印都称为玺,不论官印私印,一概如此。就目前所见的此时期古玺,玺字等作鉥、坯、鉨称,不作玺,玺字是后来才有的。秦始皇统一中国,为加强中央集权的地位,制定了一套新的典籍制度,规定只有皇帝用的印才能称作玺,以前玺字的多种写也统一写作玺。官吏和一般人用的只能称作印。
  汉代玺的制度略有变化.除皇帝印称玺外,诸侯王、王太后印都可以称玺,有名的“皇后之玺”、“淮阳王玺”,“溯宁皇太后玺”以及近年出土的广州南越王墓“文帝行玺”等都是。官私用印则称印。从汉武帝太初年间开始,当时认为汉朝属土德,色以黄为上,数以五为用,因此,不是五字的印文后加上章字,如“丞相之印”称为“丞相之印章”,印章的名称从此延续下来。不仅如此,章作为玺印的专称也开始通行,如“合浦太守章”,“御史大夫章”等等。私人印除了用印字外,也有称“印信”、“信印”的。
王莽时期,把赏赐给匈奴单于的玺改为章,后来,魏晋王朝赐给少数民族的王印也一般不称玺,称印。
  唐武则天掌政,她觉得玺字与死字音近,不吉利,遂下令改称为宝,唐玄宗以后直到清代,“宝”作为皇帝玺印的专称,未有改变。
  唐末宋初,出现了“记”,“朱记”这种玺印名称。
  宋代还增加“合同、图书”等新名称。合同印是南宋、金代官府发行的纸币上专用的币印鉴。“图书”印是用于收藏图画书籍的。现在我们称印为“图章”就是由此转化而来。
  元代,除称印外,又把印章称为押。押字初见于唐宋,但仅作为个人名字画出的一种符号,以防别人模仿,一般叫押字,当时并不普及。元朝,因为官吏中多是蒙古人,色目人,多不能写字,于是在印上刻花押来代替姓名,所以当时也把印章称为“押,花押”。这种押字印多为木刻和象牙,由皇帝特赐才能用玉押。
  明朝,印章名称沿用旧制,但这时官印也有名称“关防、条记”的。关防最初是一种半印,明太祖朱元璋因为发现有些官员为了舞文作弊,用官府印章在空白纸上做手脚,于是就规定用半印勘合行移关防。明末农民起义,李自成建立政权后,曾为避父讳,把官印改为契、符、记、信4种。如现在故宫的“辽州之契”等等。
  清朝玺印继承了唐朝的传统,把玺称之为宝,只有极个别有称玺的。但这时亲王官印也可称宝。至于其它官私印章,均沿用前代,如印、章、印信、关防、条记、图书、图记等等。清代对印的通俗称谓又叫图章,也称戳记、戳子等。
  印章的名称有一个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因此它是判别其时代的一个标记。印章又是具有身份、地位、权力的标志,这在印章的名称上也得以充分体现。
  我们在印章断代章节时再详细介绍。
3、玺印种类
  古代玺印历史经历2000余年,许多珍贵的玺印流传了下来,据统计明清以来至民国年间著录的印谱有146种,共计4万多方。专家对1949-1980年出土历代玺印统计,也约达600方左右,数量如此众多的玺印,当然包含了若干种类。
  玺印的制作材料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有金、银、铜、玉、石、骨角、琥珀、玛瑙等。铜是古代用以制作玺印的最常见材质,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直到清代,大部分玺印都为铜质(印)。玺印及铜镜被铁器取代之后,成为绝唱。古代高官厚爵,多用玉印。所说汉代皇帝有六玺:皇帝行玺、皇帝之宝、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均为白玉雕成。金印也多为皇亲国戚、封君重臣所用,传世及出土的也不多,如广州出土的“支帝行玺”、云南出土的“滇王之印”、南京博物院珍藏的“广陵王玺”,均为汉代金印,也是历玺印中的珍品。银印出土量稀少,传世的有汉“琅琊相印章”、1956年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出土的“晋鲜阜率善中郎将”印等,向人们展示了银印的精绝。骨角印传世极少,有记载的只有湖南长沙、山西大同曾有多枚骨角印出土。玛瑙材质刚硬,作为玺印十分少见。湖南曾出土过二枚玛瑙印。此外,用木、琥珀、滑石、绿松石、琉璃、炭精、陶、铅、象牙均不多见。以石为印,早在战国时期就有,河南战国墓中曾出土一枚石印,山西榆次也出土过秦汉时的“安国君”石印,自汉以后,刻石为印,代有作品,但在古玺印中并不占重要地位,明代以前,官私玺印多为铜印,其它少见。自明中叶开始,文人治印之风渐盛,印材以石为多。其后蔚然成风,数量上,石印逐渐取代铜印。各种优质石材声名鹊起,如昌化、寿山、青田等,上乘的石材贵比黄金,作伪者往往在这方面做文章。
  上面按材质分类,按归属来说玺印可分为官印和私印两类。官印按官职大小,上自天子,下至县长乡官,又可分为各级官印。
  官印,是当官的身份、等级、爵位、权力的象征。古代封官授印,罢官解印,这个制度从先秦就实行了,直到封建王朝灭亡为止,战国时期,西门豹为魏国邺县县令,第一年,魏文侯认为他政绩不佳,要罢官收印,西门豹请求再干一年,魏王同意了,又把玺印授还给他。西门豹的故事说明任免官吏玺印是一个重要凭证。官印为国君所授,任官随身携带,去官由国君收回,私人不得铸造官印,死后也不能用官印殉葬,因此,古墓中见不到实用官印,有的出土墓中官印也只是殉葬印。湖南长沙出土“长沙丞相”和传世的“淮阳王玺”均是殉葬印。现存的大部分官印,多为军队中的印章,当时为实用印。宋人沈括《梦溪笔谈》说:“今人于地中得古印章,多是军中官。古之佩之,罢免迁死皆上印绶,得以印绶葬者及稀。土中所得,多是没于行阵者。”《史记》记录夏侯婴参加的一次战斗,俘虏敌68人,敌降卒850人,“得印一匮”。可见古代战争,玺印是一种战利品,阵亡将领的玺印也会失落于战场上,为后人得到,这就是今天官印中多军职的原因。
  私印,是个人为使用而铸刻的,流传下来的多于官印,《古玺汇编》收战国古玺、私玺有5000多枚,官玺360枚。私印以姓名印为多,另有箴言。吉祥语,也属于私印一种。箴言印多为警语格言,如“正行无私”,“敬事”等,是人们约束言行、自警鞭策的用语。吉语印则是祈求吉祥幸福的颂辞。
  古玺印还有一种有形印,是以人物鸟兽图像题材的印章,印石以简练的线条铸刻出飞禽走兽、人物车骑或神话传说中象征祥瑞的灵物,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羊(祥)鱼(余)虎(福)鹿(禄)等吉祥味道。
4、印文字体
  汉字有着数字千年的历史,并不断的发展演变,玺印是汉字载体之一,印文反映了汉字在不同时代的演变轨迹,也反映了时代特征,还表现了各个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
大约如下:
  战国古文。由于这方面资料不充足,还不能将春秋战国古玺区别开,故只能笼统地称秦代以前的玺印为战国古玺,文字称之为战国古文。此文字既不同于商周青铜器铭文,也不同于秦篆。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并不一致,就玺印字体而言,起码可以分为齐、秦、楚、三晋、燕等国文字。
  秦篆。秦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采取了维护中央统一的措施,其中书同文是其中一条。秦代官印私印,文字均为秦篆书体,其特点是方中寓圆,得自然风韵。
  汉篆。为秦篆的发展,较秦篆的柔润圆曲更显方正严谨,笔道趋向平直、粗实。汉宫印多用这种字体。
  九叠篆。隋唐以后,印文字体多宗秦汉,但隋唐官印加大,小篆难于布满印面,于是就把原来一笔的字画屈曲且重叠,有的多至九叠,故名。
悬针篆,魏晋玺印,其竖笔多引长下垂,尖若悬针。
  鸟虫书(篆)。此字体继承了战国时期铜器上的马虫书,汉印中常见于私印。字画屈曲,有些笔画做成鱼形、鸟头形。
  印文体除了汉字外,还有少数民族字体,如西夏文、女真文、八思巴文、满文等。
5、形式钮制
  古代玺印的形制一般分为印台、印钮两部分。印台底面刻字,称印面。印面有长方形、矩形、正圆、椭圆、长圆、方圆、长条形、菱形等。
  印钮是玺印中最具特色的,最富于变化的部分。古玺印上均有钮,钮穿孔以系印绶,印绶又系在腰带上,谓佩印。到隋唐时,官印加大,才不能随身佩带。印钮的形式很多,从汉代开始,印钮成为等级的标志,当时规定皇帝用玉玺螭虎钮,皇后用金玺螭虎钮,诸侯王用金玺骆驼钮,列侯用金印龟钮,丞相、将军用金章龟钮,二千石用银章龟钮,一千石、六百石、四百石的官吏用铜印鼻钮。
  印钮具有如此特别的地位。
下面介绍古代常见的形式:
A、鼻钮是常见的钮制,战国至明清均有,特别是钮和钮上穿孔都较细小,秦汉以后,印钮逐渐加大加厚,其穿孔细小的仍叫鼻钮。
B、驼钮是汉魏王朝授予周边少数民族官印中常用的钮制。其它还有亭钮、人形钮、动物的蛇、鱼、羊、马、神兽、龙、螭虎、赑屃等。
C、桥钮。状似瓦钮,但钮的跨度比瓦钮大,与印台边沿平齐,形如拱桥。也有人将其归入瓦钮。
D、瓦钮。是秦汉时期在鼻钮的基础上演变成的钮式,其钮状如覆瓦钮孔粗大,故名。瓦钮在汉代官私印中普遍使用,后代也沿用。
E,龟钮。多见于汉魏时期,因时代早晚龟的造型也不同。
F、柱钮。钮近似方柱,上有小孔以穿绶带。也有柱上无孔,有一卧衡来系带。也有的柱呈多棱、圆形。
G、覆斗钮。又称坛钮,形如攫斗,上小下大,与印台统观之,亦如方坛,故名。
H、台钮。近似坛钮,呈多层台形状,台上或有柱,鼻钮。
6、印文布局排列
  一方玺印,印文有少有多、2、3、4、5字或更多。印文之间,界格或无或有。印石四周,间或出栏。对于印面文字的布局排列,历代沿印者谓之款武,玺印鉴赏,不能不明。
  先秦时期,印文布局比较自由活泼,汉印则讲究规范严整。
  朱文与白文。所谓朱文,是印面文字,笔画是突出的,打印出来的字画是为红字,白文则相反。
7、权利的象征
  西周灭亡,平王东迁,历史进入春秋时期。由于铁器的发明,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农奴制经济的瓦解。经济的发展也使市场上商品大量增加,以经营商业谋生的人越来越多,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大商人。
  商业发达,带来商业运输发展。这时,人们发现大量商品运送之前,仅仅把货物捆扎起来,中途仍有可能失散后重新捆扎的可能性,很不安全。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在绳子上打结的地方按上一个木框,将加工过的泥团填在里面,然后用印章在上面压出印痕,就好像现在的火漆固封物件一样。这样再想打开固封的物件,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非得扒开盖有印章的泥块才行,然而一旦打开固定泥封,不可能再复原,这就保证了把物件妥善送达目地而不致中途散失。这种方法后来称为“拾封”。汉代刘熙在以音同音近的字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时说:“玺,徙也,封物使可转徒,而不可发也。”可以看出,玺印进一步在货物交换中也发挥了作用,并开始普及。
  此外,春秋至西汉期间,因为没有纸张,所有公私文书都写在竹简、木牍上。当时也因为采用“固封玺”那样的方法,才防止了文件递送过程中失散和泄密现象的发生,这就是所谓的“玺书”,“玺书”与“封泥”密切相关。
  官印是玺印出现在政治生活领域的根本标志。西周立国,周天子、诸侯、卿大夫之间的关系以血缘为基础,那是政治和宗族两种关系的紧密结合。周天子或诸侯设置各级行政机构,从未想过要给什么凭证。到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大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各路侯纷纷摆脱周王室的统治,把一切权力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各自立国称雄,以军功选拔、委任官吏,使原本与国君无血源亲属关系的谋士、军功者也进入权利机构,这就导致世袭制度的瓦解和封建官僚制度的诞生。新的官僚制度规定官职不能世袭,随时可以任免、调动,又规定官吏俸禄不从管辖地获得,而由国家供给。因此,国君任命官吏就需要给凭证。这样,玺印作为权利授予的信物应运而生。被授予官印者得到权利,官印被收回则意味着权利的丢失。
  《史记.苏秦列传》记载,燕人苏秦主张六国“合纵抗秦”被六国拜为纵约长,佩带“六国相印”赴任。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玺印已从一般的凭信器物发展成为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工具,人们愈来愈重视。
8、玺印的用途
  玺印所具有的功能与其产生和使用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关于玺印的起源,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实物讲到玺印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货物交换和贸易往来的活动中需要一种作为凭证的信物,而春秋战国列国并立,各个国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也迫切需要社会产品互相交流,互通有无。玺印作为经济活动的凭证显得尤为重要。
当时就有规定,凡是货物流通必须执有玺印作为入市的证明。包括征收税赋,征收后要加盖玺印作为凭证。
  政治制度的变革是经济变化导致的,西周后期王室衰落,以血缘为钮带的宗法制和世袭制已无法维持下去,册封制度丧失了权威性,这样,国君与各级官吏之间的关系,官吏执行职权都必须有一个凭证,这种凭证就是玺印。因此,玺印是职权的象征。
  古代除了官职以外,汉代玺印也是爵位等级的标志。
  古代书牍往来,物品传递也靠玺印封检。我国的纸张使用是在汉代以后,最早使用竹简和木简,竹子和木头做成片,字写在上面,再用皮带或丝带编连起来称为册,册字就是一个象形字。片牍传递时需要打捆加盖板,加封泥把印章在泥上压出印文,接收者检查印文无损便证明书牍没被打开。
  玺印借用泥封检验公私书牍,一直延用到魏晋时期。晋以后纸张和绢帛逐渐代替了竹木简,玺印就直接钤印在上面,不再用泥土了。钤盖玺印,需要有印色,古代主要使用朱印,墨印和印泥。
  朱印,是用朱砂,调制出来打印章,此法在南北朝时已使用。《南齐书》上说大臣给梁武帝上书用朱印印在自己的名字上。北京图书馆藏有敦煌石窟中发现的六朝写本佛经,盖有“永兴郡印”四字朱文大印,这是使用朱印最早的记载。
  据说唐人有用墨盖印的,敦煌佛经中有发现。《印典》中记载,唐代集贤院的图书印用墨,时间历久不变。
  宋元明清,有一种社会习俗,父母丧期,百日之内盖私印不用朱红色,而以黑色印泥代替。元代也有人用青色。明清时期还规定,如皇帝驾崩,百日之内官印也改用蓝色,现在清官档案,有记载。
  至于现在用印泥的方法,始于明代,沿用到今天。

 

 

 

 
 
Copyright 2009-2022 天津艺术网 TianJin Art   
        艾姆森艺术网 Amosun First Arts